常寧最后的翰林

作者:崔建華 編輯:redcloud 2020-03-10 11:52:52
—分享—

  知道王良弼(bì)的,,估計不多。

  但知道常寧一中的,,一定很多,。

  常寧一中前身,叫合江學堂,,創(chuàng)始人即為王良弼,。

  王良弼,1852年生于常寧桐黃王家橋,,原名王安邦,,字藎宣,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即民間所謂“點翰林”。從已知記錄來看,,他是常寧最后的翰林!

  40歲中進士,,在古代并不算早。像歐陽修,,24歲就中了進士,,更早的蘇東坡,中進士時才21歲,。但,,“三十老明經,四十少進士”,40歲中進士,,在古代確實也不算遲,。更何況,很多讀書人終其一生,,秀才都沒考中,,譬如洪秀全……

  所以,,王良弼仍是一時“學霸”!

  中進士前,王良弼其實已嶄露頭角,。最大的風頭,,是在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年),年僅18歲時,,為當年刻印的《同治常寧縣志》題寫書名!

  《同治常寧縣志》由同治年間安徽巡撫唐訓方倡修,,編者中名流云集,為何大伙偏偏選中18歲的王良弼來題寫書名?放在今天,,18歲不過一高中生,,哪有機會如此顯擺?

  從書法來看,王良弼的字確實有斧劈刀削之力道,,非常工整,,不見人而見字,,亦可知其人功底!但這么露臉,,王良弼僅僅是因為書法出眾?

  估計不會如此簡單。

  十三年后的光緒九年(1883年),,31歲的王良弼被湖南學政(一省的教育長官)選為優(yōu)貢,,再次露了一把臉!

  所謂優(yōu)貢,就是各省保送到中央國子監(jiān)讀書的秀才,,全國每三年從各省儒學生員中考選一次,,各省只有若干名額。王良弼能入選,,可見其在全省生員中是如何的品學兼優(yōu)!

  優(yōu)貢雖然是秀才的一種,,但通過廷試就可做官,成績優(yōu)秀者還可外放知縣,、教諭,,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舊時,讀書人若未能中舉人,、進士,,選為優(yōu)貢也不失為出路。

  31歲的王良弼被選為優(yōu)貢,,但唐訓方(同治年間安徽巡撫,、署理湖北巡撫)在31歲時中了舉人,所以,,王良弼出名雖早,,卻并不怎么順利。直到選中優(yōu)貢之后,,王良弼的人生才開了掛:

  1885年,,33歲,,中舉人;

  1892年,,40歲,,中進士、入翰林院,,幾乎到達當時士人的人生巔峰……

  看來,,唐訓方等名流都有慧眼,當年選王良弼題寫《同治常寧縣志》書名,,沒選錯!

  之所以多次提及唐訓方,,不僅僅是因為唐訓方等一眾名流選擇了王良弼,而是因為唐訓方的孫子唐詩圣,,后來娶了王良弼的閨女!

  王唐二人,,實為姻親!

  與唐訓方交好的名士王闿運,時任石鼓書院山長,,后來也將王良弼選為嫡傳弟子悉心栽培,,很大原因,也離不開唐訓方的舉薦!

  同為王闿運弟子的陳兆文,、陳兆蓉,、陳兆璜、陳兆葵等人,,都是當時人杰,。陳兆文、陳兆葵,、王良弼先后都中了進士,,其中,陳兆文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達二十多年,,是皇帝貼身近臣——王闿運教書育人水準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王良弼中進士后,入翰林院庶常館充庶吉士,。庶吉士并非官職,,其實只是進修,三年進修期滿,,庶常館散館,,朝廷還要對他們進行考試,擇成績優(yōu)秀者任翰林院編修,、檢討,,良好者分發(fā)各部任主事,其余分發(fā)各省任知縣。

  王良弼被分發(fā)刑部任主事,,成績算中等,。但也可見,古時讀書人確實命苦,,個個久經考場,,中了進士的王良弼其時已43歲,還在考!

  王良弼分發(fā)刑部后,,擔任低層官吏主事數(shù)年,,再輾轉出任刑部山西清吏司主稿,光緒三十一年(1905)以道員分發(fā)廣東,,出任高雷陽兵備道,、廣肇羅分巡道等職。

  但此時的清王朝,,已經病入膏肓!隨著1911年辛亥革命的槍響,,清王朝覆滅,王良弼罷官還鄉(xiāng)……

  回鄉(xiāng)后的王良弼,,依然重復了唐訓方的老路——主講雙蹲書院(今常寧二中前身),。

  但清王朝已亡,科舉已廢,,書院已不是讀書人的出路!

  于是,,王良弼決定興辦新式學堂,在常寧縣城宜,、潭二水交匯處谷家洲,創(chuàng)辦了“合江學堂”——也就是今常寧一中的前身,,大家現(xiàn)在都已知道了,。

  唐訓方去世13年后的光緒十七年(1891),唐訓方好友陳士杰攜手王闿運,、李元度等名士,,重新整理唐訓方個人文集,是為《唐中丞遺集》,。編者中,,王闿運一眾弟子陳兆文、陳兆蓉,、陳兆璜,、陳兆葵、王良弼等,,均在列!

  他們以這一方式,,集體向唐訓方這位先賢和好友致敬!

  從王良弼個人經歷來看,除了個人素質出眾之外,,與唐訓方,、陳士杰,、王闿運、陳兆文等名流有交集,,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所謂,與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容易變優(yōu)秀,,這個一生清正,熱心教育,,開創(chuàng)了常寧新式學堂先河的末代翰林,,永遠值得常寧人銘記!

作者:崔建華

編輯:redcloud

閱讀下一篇

返回常寧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