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換星移的歷史進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居住場所也在慢慢地朝著方便舒適、適應多種需求的方向進化著,、更新著,。古老的建筑正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成為永遠的記憶,。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歐陽修的惜春傷懷詩詞《蝶戀花》,,清晰地勾畫出了古時深宅大院于煙雨朦朧中的重重剪影。歐陽修描寫的是北方的四合大院,,在南方濕潤地帶,,這類四合院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因為四合院封閉式庭院不利于通風除濕,。南方的村落都是房子前后幾排遞進式排列,,有街檐巷道,有明溝暗渠,,利于排水通風,,利于吸納陽光。而在常寧大堡鄉(xiāng)培龍村里卻有一座集南北建筑風格于一體的中小型四合院,,建于清咸豐七年,,至今仍基本完好。初建者歐林垣為何要選擇四合院式建筑,,據(jù)說是出于一個特別的防護需要,。

話說咸豐年間,常寧,、祁陽等地水陸強盜較多,,打家劫舍,激起民憤,。于是一個叫歐林垣的大堡地方鄉(xiāng)紳應清政府號召,,率眾揖拿打擊強盜,捉其首領(lǐng)殺之示眾,。保護了過往商賈客人的交易與運輸安全,,維護了一方平安。而強盜余黨對他恨之入骨,放言要對他施以報復,。為了保護家人平安,,他擇地而建了這座封閉式四合院。院子四周封閉,,只有前大門可供人出入,,大門一關(guān),外面一時難以攻進來,,可暫時保護里面人員的安全,。里面如果組織抵抗,持械人員爬上屋頂,,外面就更加難以攻入,。

而今院子依然可找出一些當時“寓兵于內(nèi)”的神秘痕跡。經(jīng)此一難后,,歐林垣為人處事低調(diào),,傾心于教育事業(yè)與公益事業(yè),不愿出仕為官,。他將四合院取名為“得我所”,,并親手撰寫一聯(lián):“得見山清水秀,我愿子肖孫賢”,。嵌入“得,、我”二字,表達了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間,,力求培養(yǎng)子孫后代出賢人,、家族興旺持久的樸素心愿,?!暗梦宜彼暮显鹤背希_門見山,,頗有世外桃園之風范,。大廳內(nèi)高懸一大匾,上書四個大字“高大門閭”,。族人送這四字匾給他,,也含有人丁興旺的祝福意味。

據(jù)說歐林垣與時任安徽巡撫的常寧人唐訓方為同窗好友,,唐訓方最初的出仕還是因為他的舉薦,。歐林垣滅強盜有功,被授以六品軍功,,地方政府要他出去當官,,被他拒絕了,他向地方政府推薦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唐訓方去履職,獲得了地方官員的認可,。唐訓方即由此走上官拜巡撫的仕途,,當然這是后話,也僅為民間傳說,,未見有正式史料記載,。當?shù)貧W氏族譜記載的是他們一家子的人脈延續(xù)。

歐林垣的愿望得到了很好的實現(xiàn),,他設計的建筑風格與他的夙愿相呼應,,預言了后世一個繁榮昌盛時期的到來。四合院的各類雕刻栩栩如生,,花鳥魚蟲宛如活物,,千姿百態(tài),應有盡有,。雕刻畫面祥細鏡頭展示,,配音樂。

清朝時期常寧人的智慧以及建筑與雕刻藝術(shù)在這一方小四合院里展示得淋漓盡致,。據(jù)村里老人講述,,當時建房子還剩下了不少木料與石料,被歐林垣捐出建了大堡戲臺,。大堡戲臺在那時那地同樣是規(guī)??涨啊?/p>

聽著老人們的講述,,站在這四合院中,,不由自主就會浮想聯(lián)翩,200多年前,,那些蓄須發(fā),、著長袍的先祖?zhèn)冊谘矍斑@些逐漸靜寂的老房子里,上演過怎樣的一幕幕生活悲喜劇,?!皾撔漠嫍澮嗟窳海腥绺羰郎⒐畔?。時光仿佛已倒轉(zhuǎn),,孔孟入室已登堂”。

這首古詩好像就是為這院這景與這時來探尋古跡的我們這個攝制組專門寫的,,詩里意境就是我們的拍攝意圖,。文化藝術(shù)的薪火傳承與人居環(huán)境變遷的生生不息,讓后來者受教受益,。也讓后人為尋根問祖提供了一個可感知,、可觸摸的具象載體。
對于這些情思,當代詩人清泉的一首四合院之歌可見一斑,。
窗欞掛著 青春的藤蔓
屋檐張滿 稚童的笑靨
歲月跨進 儒雅的門坎
銀發(fā)聚會 夕陽照耀下的四合院
清茶裊裊 昨天的故事
瀚墨潺潺 今天的心愿
詩詞歌賦 時空對白
琴棋書畫 古今千年
寧靜亦超然 淡泊更致遠
互為一字師 桑榆霞滿天
不虛度 有作為 留痕跡
夕陽照耀下的四合院
你我心靈的家園
來源:常寧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