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常寧(手機臺)11月13日訊
《衡陽日報》掌上衡陽客戶端今天發(fā)表《山水大義》作者、常寧市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方富貴文章《大義文化的星火傳承》,,文章詳細介紹了《山水大義》的由來、作者對常寧地方特色文化大義文化的挖掘弘揚等,。
█ 方富貴
2009年前,,常寧外地人還不知曉常寧有座大義山,就連常寧本地一講到大義山,,都想到的是大義山麓的“至圣寺”,,沒有大義山脈的概念。


2010年起,,我只要有時間就背只水壺跑到大義山里采訪,,堅持每年寫一篇關于大義山的文章,每一篇不少于6-7千字,,并在省報整版推出,。
文化是旅游業(yè)的靈魂。隨著大義山“處女面紗”徐徐撩開,,其品位與魅力不斷提升,,給旅游業(yè)注入了靈魂,文化惠民也越來越直接。近四年來,,每個周末,,近2萬文人墨客、背包驢友,、各界政商人士,,從長沙、衡陽,、永州,、郴州、廣東,、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慕名前來,,探尋大義山的神秘與瑰麗,,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可觀收入。特別在五門牡丹花季,,“北有洛陽,,南有五門,五門牡丹是從石隙里蹦出來的,,漫山遍野,,富貴華麗,別有一番風味,?!鼻皝砦彘T賞花游客每天過3萬人,當地土特產暢銷,,一位賣“八花圓子”的70歲老太太一個星期就凈賺4000余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經過6年系統(tǒng)挖掘,,2016年12月,常寧大義文化框架基本形成,,描摹靈山秀水福地,,沿舜跡,乘秦風,,踏漢塵,,穿唐宋,越明清,,至當代,,洋洋灑灑10萬余字,,結集成書《山水大義》,旨在引領大義山“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山水大義》出版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博士赫英憶,,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函授學院副院長,、北京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許喜占,,還有梁瑞郴,、林新華、胡素,、王靖等知名作家作評,,認為該書結構科學,圖文并茂,,熔思想性,、史料性、故事性,、可讀性,、美學性于一爐,情節(jié)跌宕起伏,,主線分明,,引人入勝,字字珠璣,,句句經典,,通覽全書,在了解歷史,、感悟文化,、暢游山水之余,也能收獲一種愜意的享受,,讀來春風滿面,,激蕩人心。
同時,,引起一陣網熱,,新華社、中新社,、央視等各類主流媒體和各地極具影響力的新媒體積極推出報道和書評200余篇,,網上點擊量過千萬,直接粉絲50萬,,新華網評價:《山水大義》擦亮了常寧大義文化品牌,,成為全國地方特色文化的標桿,。


央視《發(fā)現(xiàn)之旅》在十九大召開的前四天以《傳統(tǒng)文化彰顯現(xiàn)代魅力》為題,長達10余分鐘推介《山水大義》及作者,,認為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書,。今年元月份,《山水大義》被首都圖書館收藏,,作者被應邀進京參加中宣部,、外交部支持的“一帶一路品牌全球化‘大使對話’文化交流活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夏潮先生特召見作者,,稱贊《山水大義》具有思想性、歷史性,、現(xiàn)實性,。
常寧“大義文化”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物。近幾年來,,全國掀起了“國學”熱潮,,繼而“全域旅游”風卷全國。特別是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下發(fā)了《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增添了文化自信,振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實踐活動迅速在全國掀起,。常寧“大義”文化就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我的個人成長充滿“義”。祖父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衡州府有名的醫(yī)綰,,一部經典武俠小說講述了外祖父母的武俠生涯,,父母都是練家子,但我生下3個月,,父母相繼離世,,被寄養(yǎng)在方家。養(yǎng)父也是隨母嫁而繼在鄒家大灣,,養(yǎng)父母沒生小孩子,,當時家族觀念非常強,養(yǎng)父憑借自身剛強在外族大姓中擔任了生產隊指導員,,我孩童時因“義”成為同齡的“方司令”,。由于不甘屈居農村而參軍入伍,在軍事理論比武中勇奪第一名,,通過自學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個“戰(zhàn)士大學生”,。將軍們都喜歡我,曾感嘆:“憑你的天賦和毅力,,在戰(zhàn)爭年代一定會成為一名大將軍,?!?/p>


1991年底,因養(yǎng)父母80歲高齡,,無人照顧,,毅然放棄大好軍旅生活,退伍返鄉(xiāng),,我是個農村退伍兵沒有工作安排,,感謝黨委政府的關懷,1991年上半年參加工作并擔任龍門鄉(xiāng)副鄉(xiāng)長,,感恩之心至今未能忘懷,,所以在以后的任何崗位上,都是拼命工作,,坦坦蕩蕩做人,,方方正正做事,由于豪爽仗義,,我的朋友眾多,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成就的,也有打工的單身漢,。
我當上正科干部后,,總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拿起筆頭宣傳家鄉(xiāng),。做文化,對社會而言是一種精神實踐,,對于個人而言是一種修福行為,。持之以恒地學習、采訪,、寫作,,越是雙休日、節(jié)假日,,越是最忙,、熬夜時,在實踐中慢慢就把“大義”系統(tǒng)化了,,成就了《山水大義》,。


我所在的地域特色蘊含著“義”。常寧 “義”文化底蘊深厚,,縱橫全國,,獨一無二,。常寧“踵接兩廣,襟帶三湘”,,從地圖,、地形、地勢上看,,境內大義山與塔山由南向北呈現(xiàn)一個“乂”字,,加上水口山這一點就成了一個大“義”字;舂陵,、潭,、宜、湘江四水南來北往,,如四條玉帶在“大義”上排排飛舞,,飄逸豪放,讓人從義的過程中,,感悟福的意愿,。炎帝嘗百草傳耕織古風猶存顯“仁義”;舜帝南巡,,“義”傳常寧,;光武帝劉秀率八千舂陵子弟建立東漢王朝謂“忠義”;古民居建筑憶鄉(xiāng)愁是“美義”,;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襲蓋卿、王居仁授徒傳“道義”,;偉人毛澤東水口山指導礦工鬧革命存“大義”,。從當前的文化現(xiàn)象來看,水口山紅色文化,、塔山瑤文化無不彰顯“大義”,。可以說,,“大義”文化在常寧有著深厚的土壤和群眾基礎,。
常寧油茶文化遵循自然和諧共生,是宇宙“天義”,;常寧版畫,、剪紙鄉(xiāng)土氣息濃郁,傳古創(chuàng)新,,是藝術“美義”,;羅橋袁家字燈、板橋荷葉燈,、三角塘馬燈戲,,雅俗共賞,,代代相承,是民間“道義”,。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都屬于大義范疇,。《山水大義》專著一出版,,就火爆全國,,是因為找到了“大義文化”主題,顯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與引領力,,在全國文化中給常寧烙上了“大義”。
在歷史長河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暗合讓人震撼,,正德皇帝南巡金口御封毘帽峰,“中國印山”如同“會釀酒的石頭”堪稱“中華一絕”,,中田古民居是湖南省最大的軍事村堡,,千年古河舂陵河孕育湖湘文明,商周“江洲城址”媲美中原王城,,將改寫湖湘“南蠻”歷史,。常寧是湖南衡陽唯一沒動一槍一炮和平解放的縣城。常寧“大義”文化無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三山四水”孕育的常寧兒女,,既豪爽俠義,,又美麗多情,既英勇尚武,,又文采飛揚,。


時代精神在呼喚著“義”。新時代,,新跨越,,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xiàn)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傳統(tǒng)特色文化中,,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之,,義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千百年來,,中國人以“義”辨別善惡,,建立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義,,適也,,所有人間正道。儒家把“義”與“仁”,、“禮”,、“智”、“信”合稱為“五?!?,其中“仁義”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在中國人心目中,,是處世準則,,為人標尺?!傲x”文化是中華民族千錘百煉的文化基因,,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深層精神追求和獨特精神標識,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直接嫁接并開花結果的老樹新枝,,“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當時,長江以南還沒有一個地區(qū)定位“義”文化,。作為全國有名的版畫之鄉(xiāng),、剪紙之鄉(xiāng)、中華詩詞之鄉(xiāng)的常寧,,通過名家書評,、文化交流和宣傳推廣,大張旗鼓地宣傳造勢,,讓“大義”在常寧文化家喻戶曉,,在全國持續(xù)升溫,聚心凝智,,眾志成城,,奮力躋身全省十強,昂首健步邁向全國百強。
常寧大義文化是文明進步的精神食糧,。習總書記多次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正確義利觀”,“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于利”。常寧“大義”文化無不彰顯國之大義,,民族大義,,成為推動文明進步的精神食糧。
(一)增強了文化自信,。流經常寧的舂陵河,,在東漢被視為“龍興之地”。人們記住舂陵河,,緣起劉買,。他是西漢景帝之孫,長沙定王劉發(fā)之子,,被分封到長沙南陲做舂陵侯,,深得民心。劉買第五代孫劉秀,,在西漢王朝崩潰,、王莽篡位后,集結八千舂陵子弟組建“舂陵軍”,,恢復漢室,,史稱“光武中興”。舂陵流出的河流叫舂陵河,。經過“大義”文化的挖掘提煉,,舂陵河畔成長的頑劣孩童,每每想起這段歷史,,總會悠然神往先賢,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應運而生伴終身,。
(二)砥礪了民風民俗,。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大思想家,、理學鼻祖周敦頤任郴之桂陽令(今湖南郴州市汝城縣),,乘船途經舂陵,游賞常寧大義山,,程珦恰逢后,,視為知己,即將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送至,,拜周敦頤為師,,后程頤、程顥成理學一代宗師,。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周敦頤移任永州通判,再經常寧,,見天地干旱,,百姓餓殍,雖然自己俸祿甚微,,仍拿出所有積蓄布粥恩施百姓,,廣倡“仁育萬物,義正萬民”,。其遺風為后世景仰,。
常寧城南門城郊,有個虎形山,。山嘴上有一座小廟,,石門上方刻著“英烈廟”三字,門楣上刻著“浩氣長存”四個字,,石門兩旁刻的對聯(lián)是“英雄一境震,,烈士萬古存”,字跡剛勁有力,,據傳這匾是王船山親筆所題,。1654年,為逃避清政府的搜捕,,明末大思想家王船山隱居于常寧洋泉西莊園,,著書立說。一次途經虎形山嘴廟宇,,當聽到當地父老說起這座“英烈廟”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勇救民女而被清兵所殺的五位明朝義士而建時,,義憤填膺,毅然叫人取來紙筆,,題寫了匾名,、對聯(lián)和橫批。五位義士的事跡和王船山正義剛直的故事一直在常寧城周圍廣為流傳,,影響著整個常寧人的思想和行為,。
(三)推動了社會發(fā)展。1922月底,,毛澤東由長沙到水口山,,點燃了水口山工人運動烽火。同年11月22日,中共湘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派蔣先云,、謝懷德等4人來到水口山,。11月27日,水口山工人俱樂部成立,,成為湖南第一個礦山俱樂部,。12月5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俱樂部發(fā)布罷工宣言通電全國,,整個礦山3000多名工人全部停工,爆發(fā)了震驚全國的常寧水口山工人大罷工,。12月26日,,礦山當局無條件答應工人全部要求。水口山工人大罷工取得偉大勝利,,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工人運動。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一個民族的血脈,,一個地區(qū)的獨特標志,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旅游經濟發(fā)展和鄉(xiāng)村振興的靈魂與根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共同的精神食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符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承先賢遺澤,,接大義風流。為持續(xù)挖掘和弘揚常寧“大義”文化,,將積極籌建“大義”文化研究中心,,科學編制具有常寧特色的戰(zhàn)略文化規(guī)劃,整合現(xiàn)有的版畫,、剪紙,、雕刻蓬勃發(fā)展的藝術形式,形成“大義”地方特色文化產業(yè),,提升常寧的“大義”文化品牌,,以文化戰(zhàn)略帶動縣域經濟,力促鄉(xiāng)村振興,。
編輯:小明
審核:阿貴阿盼
三審:白云
新聞熱線:0734-72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