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富貴丨洋泉湖畔福澤長

來源:常寧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方富貴 編輯:源源 2024-12-18 10:31:16
—分享—

a376de6b6f824d188451b482e1d85219.jpg

劉雅寧 攝

洋泉湖畔,,山水相融,景致殊勝,,福澤綿長,。漫步湖邊,心若靜水,,仿若置身天湖仙境,,心神清逸,福愿遂生,;又似穿梭時光,,可瞻千古豪杰之偉業(yè),壯志豪情勃發(fā),。

憶往昔,,此地原為洋泉小河,波光粼粼,,潺潺流淌,,如靈蛇蜿蜒,神韻綿綿,。河中深潭,,名曰“犀牛下海”,,宛如璀璨明珠,,嵌于如畫景致間,清潭之水與歷史痕印交織,,繪一幅靈動絢麗之畫卷,。

小河東岸,峰巒巍峨,,直指蒼穹,。山巔涌泉,名曰泉峰,,俗稱泉峰觀,,頗具傳奇之韻。隋唐末際,,大將軍謝映登,,棄官修行,,云游至此。見山勢青翠峻峭,,猶如虎踞龍蟠,,猿啼鶴唳,朝云覆頂,,暮日映林,。遂擇山頭小洞,結(jié)珈跌坐,,功成羽化,,遂稱謝仙崖,泉峰觀應運而生,,馳名三湘,迄今一千四百余年矣,。相傳謝成仙后,,護山佑民,諸如“金龍吐霧,、銀馬馳山,、九龍泉、食仙桃,、仙人下棋”等神話,,美妙絕倫,引得無數(shù)游客及信徒,,前來觀光祈福,。

云擁泉峰冠 徐瑞東攝.jpg

徐瑞東 攝

明清之時,大思想家王船山,,于洋泉湖畔西莊源著書講學,,飲洋泉水,沐河畔風,,凡三載,,成《老子衍》《黃書》。其作促使華夏民族于“炎黃子孫”旗幟下融合,,激民族主義思想高漲,,對湘地群杰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黃興、蔡鍔等影響深遠,,更為為辛亥革命之成功奠定堅實思想基礎(chǔ),。王船山之存,,使洋泉湖畔成精神搖籃,育后世文化沃壤,,彰大義于天下,。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之曾祖,常往返于塔山,、黃洞,、興源等地,購“常寧木”,,與山民友善,,不幸病卒于山中。山民為其置棺,,以木排沿河流送歸湘鄉(xiāng)老家,,行至犀牛下海,觸礁散架,,棺沉潭底,,無法打撈。

奇哉,!自彼時起,,湘鄉(xiāng)曾氏家族始漸興旺,官運亨通,,似無形之力加持,。人皆言此乃曾公所葬“福地”之福佑,“福地多福,,天命難違,。”育曾國藩之歷史巨人,,亦孕后來者之夢想與希望,。

星曜八角亭,。劉小龍 攝.jpg

劉小龍 攝

每至清明,,族人挑醮粑、粽子前來祭祖,,腳步堅定虔誠,,似在續(xù)寫家族輝煌。為銘記此福地,,族人造“曾公亭”于潭畔,。雖此亭清末毀,然其所載歷史記憶與深厚情感,永存人心,。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洋泉河筑壩攔蓄,成今之湖泊,,犀牛下海亦融于湖懷,。湖水如慈母,滋育土地,,潤澤百姓,。其具供水、灌溉,、防洪,、發(fā)電諸功能,賦此地豐饒資源與生命力,。今人于湖畔重建曾公亭,,此非惟續(xù)歷史人文,遂鄉(xiāng)親長久之愿,,為歷史見證,。無論曾公后裔,抑或游客,,皆會駐足,賞湖光山色,,領(lǐng)略福地魅力,。

“無論行至何處,記吾根在何方,?!睂じ鶈栕妫松铄渲幕w驗,,與祖先心靈之對話,,更凝聚延續(xù)之力。于洋泉湖畔,,吾等所感,,非惟歷史之沉淀,更有源遠流長之家國情懷,。福源于斯,,斯于慧源,滋養(yǎng)靈魂,,人們在追尋中,,體悟福澤真義,感悟文化深邃力量,福氣隨來,,世代相傳,。

洋泉湖畔,福澤之地,,尋根之旅,,永不停息。

3b7d63e50cca4f32878c5d628e3a7a70.jpg

郭興成 攝


作者:方富貴

編 輯:李洋源

二 審:袁丹

三 審:劉朝文 胡敏 劉陽

新聞熱線:0734-722115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jpg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下載“大義常寧”客戶端,領(lǐng)先一步獲取權(quán)威資訊,。轉(zhuǎn)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nèi)容,。

來源:常寧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方富貴

編輯:源源

本文鏈接:http://0737hfh.com/content/646856/51/14549745.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常寧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