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破五”“送窮”“接財神”
接財神、送窮神
把五窮趕走,、把垃圾清掃出門
寄托了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又被稱作“破五日”,,就是“送年”的意思,,過了初五這天,“年”也就算是基本過去了,,有一些過年時的禁忌,,比如不能動火做飯、不能掃地等也隨之宣告結(jié)束,。
北宋時就有蘇軾“泛泛東風初破五”的詩句,,在明代,有一部著名的隨筆札記《五雜俎》就說:“閩中俗不除糞土,,至初五日,,輦至野地,,取石而返,云‘得寶’”,。在中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正月初五有“破五”“送窮”“接財神”的傳統(tǒng)習俗。
初五民俗
供奉五路財神
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民間傳說所謂五路,,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是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肛斏駹斈馨呀疸y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開市
舊俗春節(jié)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nèi)移土掃到袋內(nèi),送門外燃炮炸之,。

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編 輯:劉姝彤
二 審:袁丹
三 審:劉朝文 胡敏 劉陽
新聞熱線:0734-722115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下載“大義常寧”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quán)威資訊,。轉(zhuǎn)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nèi)容,。